师父,我们的羞耻观是被谁塑造的啊?
答:从众而已,民国时期各国外语无缝切换的知识女性以做大房为耻,觉得做大房都是乡下妇女,新女性的婚姻目标是做二房做妾,这样显得自己年轻漂亮有才华有眼光...几十年而已,婚姻观就颠倒了。
相关内容
可是都不做大房,那哪来的二房呀?
答:有实力的会选择同居,然后登报公示自己和某某男同居了,然后把报纸给单位领导给闺蜜看,显得很时尚且有实力,跟现在买几十万的包包挎着差不多,身份地位审美眼光的象征,闺蜜羡慕嫉妒自己也同居了但是没钱登报广告,暗暗攒钱甚至借钱,争取下一期自己能见报。
baba,以前飞天装的时候,大家几乎都赤裸着,现在怎么都害羞起来了。
答:并没有都害羞,现在欧洲什么瑞士德意志的温泉浴室依旧是千百年来的传统,禁止穿内衣泳衣入内,年轻男女正常混浴,没人注目彼此身体。你的价值观羞耻观是被周围人影响的,从众而已。
山人大大,男孩的国度有黑心二房东吗,最近被二房东坑了,押金不退。
答:那时候租住低税或无税民宅需要租户提供收入证明,支付的房屋租金不得超过收入的40%到60%,无业和低收入的二房东租不到房租远超自身收入能力的大房子分割出租牟利。
胡建的勒
答:生意难做,生活难过,四川的二房要钱,东北的三房要命,湖北的惦记自己的工厂,算了,找村长想想办法,把自己带到美帝找大房借点钱吧......
目前主流的爱情观源自童话故事,公主王子大房子漂亮的衣服裙子神马的,年轻人潜意识里向往,但是写童话的人,按现在的标准属于重度精神病患者,生前无法建立正常的复杂的人际关系,社交障碍,只能关上门开始想象杜撰美好。有多少童话作家描绘婆婆与媳妇的美好关系的,他们连媳妇都没有,靠他们去指引追寻幸福爱情?笑。人们自以为是的观念,只是时代的产物,被灌输的产物,目前这个时代,世俗之人的性格爱好及审美还是被世俗标准定义为精神病的作家塑造的,笑。
那为啥这时候啊,妙在哪里啊?
答:冠冠走后环保压力大,怕站错队炮灰思密达,到时候就没得选了,提前铺垫加试探,幕前还是墓后无缝切换,笑。
baba,大美麗那邊流行玩兒什麼類型的遊戲啊?
答:文化输出了,补课班遍布华人区,海淀卷王来了能无缝切换,小学天才班被亚裔占领,家长在天才班选拔前几年就专门报班有针对性的辅导培训了......
Baba,民国时期的名媛当妾要登报,这是啥心理呀?
答:九十年代末水港人在内地找情人,也是要带回水港给大房敬茶给婆婆磕头的,这一二十年才刚刚不流行而已。
广州这里有钱人这种事情很普遍,他一个朋友娶了三个,三个还是亲姐妹,也是很和睦的。有个台湾商人也是,大房在台湾,二房三房四房好几房在内地,大房到内地,几房小的要去酒店参拜。
答:南方人还是太实在,压力够大的,北方人都是离一个娶一个......
现代宁做英雄妾的是啥剧本啊,每天在干啥
答:不只是看不到英雄的问题,是连英雄啥样都拍片塑造群体记忆让女生混淆,还汉服古装,男人没个胡子就别亵渎汉服,影视剧里满屏没胡子的公公,娘的都快来姨妈了,女生还觉得好man啊,笑,把女生忽悠至死。
是不是只要有人类居住的地方,总能拎出一个华夏人。
答:总能找到在当地勤劳致富的老乡,带去卷文化,一点一滴结束当地慵懒的状态,当然了与二毛姑娘的杀伤力相比都不算啥,多少收留二毛难民姑娘的家庭都解散了,二房上岗,大房被灵活就业,笑。
价值观都是受舆论左右的,上个世纪流行一夫一妻制,香港中流砥柱,直到70年代才施行,几十年下来,华人世界的婚姻观已经被改造成了一夫一妻光荣,一夫多妻可耻。以前精英女首选做英雄妻,次选英雄妾,再次做庸人妻,现在做英雄妾的选项没有了,好男人都结婚了,不好的自己看不上,于是一直单身着。
还有啥颠倒的啊?
答:杜牧的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大唐高级公务员发文章公然炫耀自己嫖娼十年...那时妻子以自己老公没去过青楼为耻,不是腰子不行就是阶级地位审美水平生活情趣不入流,自己做针线活凑钱给老公,说啥你得去一次写首诗,要不我没脸混闺蜜圈了,人家老公都是风流才子...
好久没讲历史了。如果选出三个最能影响历史进程的女皇,那大概要有女娲、武则天和维多利亚。前两位国人都比较熟悉,后面那位是个英国妞,腰围比杨玉环大概还要粗两圈的胖妞。那时候英国妞因为对自己身材不满,惧怕婚礼,因为不知该如何着装才显得体,贵族阶层也等着看胖妞笑话,那时候女性衣服款式流行拿破仑式的高腰,不适合维多利亚,胖妞穿上后就如同把一个气球硬塞进酒瓶。这时一个中国人说,按我们的说法,男要俏一身皂,女要俏三分孝。皂就是黑色,这在汉代是非常尊贵的颜色,能衬托出男人的稳重成熟,女孩子如果着白色衣服,会显得得清纯圣洁,中国女人的圣洁典雅是公认的。于是维多利亚采纳了建议,在婚礼的时候身着白色Made in China拖尾婚纱亮相,惊艳了全场,当时人称这是维多利亚的秘密武器(和维多利亚的秘密可没啥关系,笑),自此白婚纱风靡贵族阶层,大家闺秀婚礼时大都会选择穿白色婚纱亮相,这就是现代婚纱的起源,源于咱们这里。 新郎不是维多利亚的初恋,在婚前维多利亚有段浪漫的初恋。那时候俄国皇子骑着比驴还瘦的马自驾游,手拿伏特加,一路走来一路喝,迷迷糊糊中骗了维多利亚的初恋,上演了一出伦敦假日,后来身份所限,俩人各回各家。维多利亚爱的比较深,哭的一塌糊涂,还写了很长很长的信,写了那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他,且行且珍惜。两人之间感情历经几十年不退色,这可苦了制订对俄政策的外交大臣,有时会愁得胃疼。俄国那时候是大国中过得最飘逸的,笑。 维多利亚化失恋的悲愤为工作的动力,东征西讨,最后征服了地球,成为名副其实的女王,实际控制的疆土有4千万平方公里。讲到这里,顺带说说满清,其实满清当时虽然不在巅峰状态,但也距衰落甚远,国力依然非常强大,可惜碰到了如日中天的英国。硕大的印度瞬间被打散,成了茶叶生产厂,而满清还坚挺的延续了半个多世纪,强大如英国也只得蚕食无法吞食,显现出了满清强大的国力和统治者高超的政治手腕。 胖妞容易饿,怂恿贵族妇女在下午也跟着吃些点心,下午不吃东西就会被排除在小圈子之外,所以…… 自此下午茶开始流行,其实英国贵族一天有六顿饭要吃,晚间还有舞会和音乐会等着,吃货的天堂。说这些可能离大家比较远,近一些的,家庭装修中天棚用石膏吊顶,就是那个时代的风格,还有大量蕾丝在衣服上的运用,那个时代的影响至今还在延续。 今天历史先讲到这里,看看标题怎么拟:维多利亚的秘密(内衣文);吊顶、蕾丝和女王(情色文); 白婚纱新娘啃噬地球(鬼话文);失恋少女如何征服全世界(励志文);一个女人失恋,全世界男人买单(知音文);眺望着圣彼得堡的英伦少女(读者文);哥哥你目之所及,都是妾身打下来的地盘(水浒文);一路走来一路喝,论饮酒在捍卫近代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核心期刊)…… 愿大家笑口常开
山大,您老对大龄剩男的指导很多,对大龄剩女呢,随缘之外呢,有没有主动能动性可以发挥?也得多督促下下约老的工作啊
答:以前提过,多是不想嫁,真正嫁不出去的很少。高层男性异性过剩,底层男性婚配困难,中间高不成低不就的要么宁做英雄妾不做庸人妻,要么自己单身贵族,比如金融领域年轻漂亮的姑娘平时接触的都是社会地位较高的中年男性,这种男人在年轻时就被占坑了,这个年龄段还未婚的也会选择门当户对家境殷实或者各方面都均衡优秀的,姑娘见识了这种男人的谈吐习惯了这种眼界见识,怎么再和同龄的小男生谈恋爱,这不是钱的问题,聊不到一起去,耽搁一会儿就剩下了。一线城市的大龄女青年普遍面临这种情况。
女diao丝一枚,丑穷病矮胖,两个弟弟,学历硕士唯一亮点,在犹豫是否去美帝进修,怎么在群丝环绕之中择潜力股,跪谢。
答:皮肤白一些,可能祖上基因好一些,或许能承荫。脑袋体积大一些的,与身子相比,脑袋比常人大,可能会聪明一些,但是聪明不一定有钱有势,每个人追寻的东西不同,机缘运气不同。发际线高的,贵人不顶重发,年轻时不容易观察,要仔细观察发际线,发现发际线偏高,头发只是过长过密过粗,视觉上才显得和普通人一样,这样的算是好的,人中年时就更容易观察了,这时候头发就逐渐少了,额头显得很大。以上特指国内,亚美利加的话,脸大的亚裔是才过去不久的,当地出生的亚裔入乡随俗流行趴着睡觉,脸会窄一些,双手分开,指尖向上,掌心相对,做挤压状,就是这种压扁的感觉,嗯,拍电影比较上镜,不显脸大。中英文混杂说的,通常都很一般,中文流利,但是发微信只能语音从不打字的,有可能是移民二代三代,读写已经废了,只剩听说了。开宝驴、笨死的亚裔,通常是移民第一代老将小留居多,职业范围,移民中介二房东卖保险及二手车的,如果是开皮卡的亚裔,通常喜欢打猎垂钓,也许有农场,是地主。开雷克萨斯的,科技公司的中上层概率大一些。西服袖子长到掩盖衬衫袖口的,喜欢穿纯黑西服的亚裔,通常为缺乏正式社交礼仪的新移民。先说这些吧,笑。
颠倒迷离,原来没脑子是夸人的话呀
答:直接夸对方36D多没涵养......
爸爸,来回颠倒周而复始可以让人明白世界的虚拟吗?
答:再给个机会而已......
Baba,妾生子之间会互相竞争吗?
答:总好过一个班级四五十人竞争那几个出人头地的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