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那时候工资怎么这么高了?那比较起来后来的西方工资也没涨了啊
答:八九十年代工资十几块几十块的时候,下矿井的矿工工资每个月几百块上千块......你现在不愿意做的工作,当时的人也不愿意做,人家不比你傻,看买命钱给多少了......

相关内容


宫泽社长和felix社长,这时候该出场了
答:头发居然还是八九十年代的发量,两大叔的头发比美剧一个剧组的都多......

师父 那物价会便宜吗?
答:九十年代有钱人买一条领带也要两三千块,高质量商品价格浮动不大。

爸爸,八九十年代的女性好美,天然大方,黑丝袜,细高跟,波浪卷,大耳环,很有风情哦~
答:那个年代的气功大师们都金丝眼镜全套西服正装......

师尊,这是文化差异吗?
答:八九十年代老农进城也知道穿西服正装,城里人还穿皮鞋打领带,一万多的大彩电也敢往家里搬,媳妇也能跟着自己傻乐......

十几块钱的雪糕骂了好几天,像仇人一样,一辈子都不会买
答:等草根自己开雪糕厂就知道了,几百块上千块的稀奶油黄油白砂糖原料工人成箱往家搬,晚间开车来搬,那成本损耗不是消费者能想象的,厂子万一是村里的地皮,花臂大哥那是村民从小看着长大的,你敢报官去村里抓人那是不想继续干了。

八十年代中后期到九十年代中前期,最火的,不是股票,是邮票。杂志报纸鼓吹集邮一夜暴富,邮社遍地开花,很多人炒邮倾家荡产,新品邮票的发行量从几十万枚扩大到几亿枚,疯狂圈钱,邮品迅速贬值,邮政几次宣布销毁旧邮,减少库存,企图救市,都没能挽回颓势,后来,逐步引导大家炒股,邮灾被成功转移。

爸爸,提炼技术有多高呀?
答:拿汽油车来说,车厂做标准化的测试,都得从欧洲老家搬运原装的汽油来做......柴油就更......不过八九十年代沿海有私油可以买,养车成本不高。

Baba,亚美利加的孩子是怎么放风的,各类体育活动吗?
答:和八九十年代一样,骑车上下学,晚间小伙伴登门按门铃,孩子着急的扒拉几口饭就匆匆出门一起踢球篮球排球......

感恩Baba點化開示。其他國家咋不對著經書發誓也成為信用好的國家呀?
答:八十年代外国父母在大步乐颠生娃,孩子自动获得国籍,九十年代在袋鼠国也是出生即公民,后来两国发现这不被占便宜了,就取消了。亚美利加依旧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游客孩子哪怕在飞机上出生,只要出生时已进领空,就给国籍。

baba,扶桑为什么有25艘那么多航母?🙇🏻‍♀️
答:八九十年代扶桑职场依旧盛行有年假但是员工不休,觉得休了对不起老板对不起组织集体,有人工作到退休都没休过带薪年假,以表忠诚......

马来西亚人在九十年代工资就一两千了,现在依然是一两千。原来工资买车买房养一大家子人,现在也不能怪年轻人不结婚,因为也是结不起。
答:算高工资了,南亚东南亚小地方普遍五六百块。

为啥咱这电视不行了啊
答:九十年代小神龙俱乐部播放的是迪士尼优质动画片,在亚美利加,迪士尼频道的用户占到总付费群体的八成......后来外国的动画片就......掏钱买电视买的不是硬件,买的是好马配好鞍的执念,内容得吸引人。

打的深层地下水的井能喝吗?
答:九十年代污染工厂就用高压泵把工业污水打入深层地下水里了,你算算都多少年了。

以前为啥不留外地人啊?

答:中关村电脑销售一个月赚两万块,九十年代月入两万......流动人口爆炸性涌入,承受不来......

师父,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当我身边的人都已经有了家房车,我应该怎么赶上脚步,我有时觉得我掉队了,做什么都觉得缺了钱

答:八十年代初家里就有电视机,现在没有四千万元以上资产的话,九十年代初能买大奔,现在养不起几十亿的游艇,只买架私人飞机凑合的话,从物质财富方面衡量基本属于家道中落,你看不到的掉队者远超你的想象。高中以上有劳动能力的个体基本不存在买不起房和车的问题,很多村子房屋白送,甘肃有五百块的,喜欢楼房的话东北有一万元一居室的楼房。无非是买得起的看不上,看得上的买不起,看得上买得起的又发现养不起,人类生活消费上的恒久痛楚,笑

爸爸好,请问国外超市商品也这样吗?
答:都差不多,高级中产一般会去就近的农夫市场,当地人认为没标签没配料表的最可信,没法用品牌推广快获得新客,老客的口碑是生存基础,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前的国内一样,包装越简,货越靓。

卖电脑都能月入两万,还是九十年代~完全想象不到…

答:何止啊,那时候买房还送帝都郊区户口呢,对于有能力又敢干的人,政策十分开放。

baba,审美为啥下降的这么厉害?
答:八九十年代东北老农穿西服正装扎领带穿布鞋骑自行车进城卖香瓜,自行车左右各一筐,城里孩子皮凉鞋高筒袜,带领衬衫的第一个扣子不系会被妈妈说像屯子来的,在外面走路不许吃东西,不文明,周末野餐为孩子化妆涂粉底唇彩,着盛装。

baba,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家庭可支配收入,按照现在的统计口径,差距大吗?🙇🏻‍♀️
答:购买力比较其实都不准,以前阿拉五四农场每天给独生子女家庭提供一瓶牛奶,到八九十年代那质量都还可以,玻璃瓶用纸包着瓶口用绳系着,表面看收入低购买力低,但是东西品质是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