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比较孤单无助的时候感觉是在医院里没人照顾的时候,身边有些独生子女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生二胎。
答:两个孩子每月开销几千起,到成年开销少说几十万元,这要再留个学买个房啃个老,几百万都不一定够,有这钱找丫鬟日夜不停聊天请职业护工都够了。说怕老大孤单,生个老二陪着老大,还算是合理。
相关内容
。。。问题是谁帮带孩子。。。
答:真要想玩弄百姓,方法多着呢,还嫌力度不够的话,可以规定二胎免费读大学,然后用小字注明凭二胎证明免除每年5000元到10000元大学学费,然后家长们哼唧哼唧的就生了,十八年后的10000元的实际购买力,可以参考当年的独生子女费,笑。
爸爸,80后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答:那当然了,上下五千年唯一独生子女的一代,精华资源倾力灌注啊,等着看吧,笑。
师尊🙇🏻♀️,为什么独生子女如此特殊啊?
答:没有兄弟姐妹,放学回家就自己一个人,寒暑假自己一个人,父母吵架就只自己一个人哭,一个人的孤独......弱的活不下来,强的会非常强。
师尊,以后养老产业会是什么样子啊?会有靠谱的养老机构吗?我们这一代多独生子女,然后二胎三胎,上有老下有小,父母养老会是个很大的事情。
答:八十岁,食道癌,无法吞咽,儿女多在外地,商议由家在本地的大女儿照顾,在大女儿家,流食没有,营养液不打,前后历经11天,活活饿死,死不瞑目,死后大女儿突发急症躺在床上一动不能动,在外地打工的外孙子连夜赶回,在灵前跪求,我妈辛苦一辈子也不容易,家里多少外债都还不起,放过我妈吧,第二天大女儿恢复如初,母子俩抱头痛哭。养老和几胎关系不大,与社会信仰法律道德基础有关,农村老人儿女多不多,得病后跳家里的大水缸自溺的,上吊的,喝农药的......
父神baba,现在的新生儿也差不多都是独生子女,然后更是精华资源倾力灌注的,他们跟我们80后有什么不同吗?
答:八零后的父母是处男处女初婚初胎,全社会大环境干净如此,八零后的圣洁金贵,人类历史史无前例。
感恩baba开示。现在有一部分老百姓也会说担心新增人口不够多然后导致自己将来养老金发不出来......
答:不会的,八十年代独生子女费每月5块钱发了几十年,到现在还是5块,不会发不出来的......
极度不发达地区的父母,佛系养娃,走普渡路线,生十个八个,十三四岁,往外一扔,全凭造化,万一有一个厉害了,养老衣食无忧,中大城市道系养娃,独生子女,精心培育言传身教,很铁不成金,特大城市遥望星辰大海,不婚不孕不育不养,笑。
baba,满清军事贵族是怎么起来的啊
答:康熙年间曾经十五年都没有过死刑犯,地方会审上报刑部,刑部核验后在秋后的京城组织六部会审,吏户礼兵刑工出人一起讨论案情,全国智商最高的人凑一起研究是否有疑点,最后再送于皇帝勾决,皇帝年幼的不杀年长的不杀独生子女不杀各种不杀...
师尊,我们这茬70/80后未来当了公婆是不是就不太会逼着自己家的小傻娃们必须赶紧结婚生娃了,到那时候自己的闺女是不是就不用委屈嫁给草根了。
答:独生子女那一代娇生惯养长大,个性强,少有逼孩子定终身的习惯,孩子开心快乐就好,内心其实就一条底线,得找个异性,如果不行,也不是不能商量,笑。
baba,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家庭可支配收入,按照现在的统计口径,差距大吗?🙇🏻♀️
答:购买力比较其实都不准,以前阿拉五四农场每天给独生子女家庭提供一瓶牛奶,到八九十年代那质量都还可以,玻璃瓶用纸包着瓶口用绳系着,表面看收入低购买力低,但是东西品质是顶流。
才知道生育率比扶桑还低诶姑 也就五年时间 飞流直下
答:在1991年的时候专家就发现人口统计数据好像有点不太那个啥,呼吁放开,让八零后一代成为几千年来唯一的独生子女就足够了,但是体制内的都懂,人口数量涉及方方面面,补贴啊经济计划啊招商引资啊......
想起那个东北帅哥,跟他止步于花臂,他崇拜他哥,一个花臂男模,不好看,不就是街溜子么,接受不了这样的审美
答:九十年代就完成城市化了,这些按上世纪标准是外县的乡下的,原装的不是出海就是集中在大城市,东北以前才有多少人,多是建国后的新移民工厂子弟独生子女,敢花臂早被工人家长打骨折了。
baba,九零后开始变化了吗?🙇🏻♀️
答:九零后社会就起变化了,经济好的那时去水港生二胎了,九零后的父母很多都已经能给子女买房了,全社会已经不是严格的单胎制了,经济允许的家庭,都可以想想办法了。
Baba,穷一代还总劝着生二胎是啥心态
答:为数不多的人生经验,对你倾囊相授了呗。主要是影响自己线下交友,老姐妹一聚会就自己儿女单身,不是被问when就是被问why,严重影响自己社交质量。
山大,这是说的反话么?
答:你站在自己利益的角度看就是反话,笑。不忍心看到小棉袄惦记自己时刻想照顾自己而与婆家产生矛盾的场景,所以觉得生个没心没肺的傻儿子更好吧,傻儿子觉得按时给养老院的护工打小费就算尽孝了,笑。
河南在古代穷吗?我在开封,现在在郑州,能聊聊古代吗,有瑞士富裕吗?
答:现在有多穷,古代就有多富,宋代开封女性不做饭,全是外卖或食堂,低端外卖酒水菜肴,用重达三四公斤价值几十万元的精美银器盛放,第二天小哥上门取回,高端用瓷器,当天取回。还没有现代城市的富裕度能超过宋代开封。
baba,為啥這種看似很直接很客觀的事情,人們卻不知道真相?
答:老人发压岁钱,大儿子家生了多个孩子,就得按多个孩子准备红包,二儿子家生的是独生子,那就给一份就行,谁家孩子多谁从老人那里拿的钱就多。对外来说,得知大儿子家有多个孩子,那就是不缺人,合作意向强烈......
朋友说父母在催生二胎,这样老了以后能有人照顾
答:就跟催婚似的,关键时刻能照顾自己饮食起居,事业生活上有个依靠有个伴儿...然后发现对方也是这么想的,婚后就是竞争关系,看谁能多占便宜多得利益,暂时胜利的一方被称为嫁得好......
师父,那就目前的状况还有人愿意生吗?今天我姐还说她同事有俩儿子非得想要闺女,偷偷计划怀了三胎。佩服敢生的勇士们。
答:看和谁生,视频里的大胸弟和小鲜肉走进月子中心,双眼放光的老阿姨对月嫂招手,赶快扶哀家起来,哀家要去生二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