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缺数学人才啊?
答:揠苗助长呗,如问4+5=?,头脑里第一时间会展现出4位前妻+5位前女友,点支烟细细数一数,哦,貌似等于9,那4×5=?呢,这就不知道了,数学系大学生都不一定能说出来啥意思,全靠九九乘法口诀。人肉计算器对于数理没有深刻的认知,全靠儿时的超前学习,当然无法衍生出深度思考。

相关内容


爸爸,阿三为什么也能get到啊🤣
答:从小背的不是九九乘法表,而是九十九乘法表,比厉害国卷多了......

过于年轻的女性的生孩子聪明吗?
答:搜搜看什么是机械计算器,直观看看以前人的智力水平,那是绿教没有法定最低婚龄,耶教法定婚龄最低12岁的时代......

师父,小学生考试应该配个计算器
答:大学生都应该配可编程可联网的计算器,上学是为了解决人类社会还未解决的问题,不是为了解决已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师父,为啥家长看到女儿预期身高155都很焦虑要干预,是不是太揠苗助长了?
答:格局眼界还停留在村口,没见过也不相信身高153cm的女人也可以主演大话西游当明星。

Baba,为啥这么爱晒太阳啊??

答:家庭原子化了,打麻将也凑不够人,就那十以内加减法需要计算器的运算水平,打麻将再把cpu给烧冒烟了,不觉得是放松娱乐......

师父,讲讲揠苗助长另外的故事吧,作为农民应该知道不能拔苗的吧

答:拔苗10cm不行,但拔苗1毫米对生长有没有帮助呢,不揠苗试试咋知道不行呢,古人有想法有创造力敢于尝试的体现,看到的是可爱的有灵气的古代农民,笑。

baba,傻娃默默的拿出了计算器算了下,等我到50了小傻娃才16🥹
答:也可能小傻娃16时,你刚刚庆完周岁生日......笑,凡事往好了想一想就行,别太执着的认为是理所应当。既然翻到了,那就再多活,陪小傻娃到老吧,笑。

朋友辅导上5年级的女儿数学2小时,2×16=38!一个大男人快被气哭了
答:一个牛顿一个笛卡尔,比一万个物理状元更能促进国力的提升,一个爱自己的胜过一万个喜欢自己的,培养一帮人肉计算器纯纯浪费老百姓的税金啊,笑。

师父,什么时候能让宝石能源广泛应用呢?

答:挺广泛的了,数一数大国海域范围内多少艘非常规动力潜艇,连三哥家都能弄一艘玩玩,现在还是大国间的太平年份,要是在战时大家都很激动的话,秒变移动的切尔诺贝利......笑。

baba,加州科技公司为什么支持继续当灯塔,是清教徒吗?
答:难不成让十以内加减法用计算器的快乐教育酱来搞人工智能吗,还得靠移民局官方战略合作伙伴美国知音,天天全球广播民主自由,忽悠青年人过来入伙啊,笑。

千亿富豪我估计这辈子遇不到了,他们平时快乐吗?
答:全球数一数就那千八百人呗。因为能快乐的已经尝试过了,向上的路径看不到,掉下去的通道却随时敞开着,每天活着只为了不跌落,你想象一下每天工作的目的只是为了不失业,这种状态虽辛苦付出但却少有多巴胺奖励,快乐才怪,笑。

爸爸,美帝老百姓和电影里一样吗?
答:买3元东西付款5元找零1元,算了三遍,说啥也算不明白少找了1块钱,找同事帮过来确认,确实应该找2元,同事一听是五以内加减法,随手拿了计算器过来的...底层老百姓基本停留在对方说啥自己就信啥的状态,不会算计,那是真不会,但只要发现被骗一次,一辈子拉黑。

山村里孩子的聪明比例是不是大于孩子城市

答:以前是山里的孩子虽然没见过世面,但是是灵气充足的璞玉,输送到大城市后就展现出很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性,再按需要被打磨成各种精品,你看各行各业多少精英人才都是山沟沟里出来的。现在的乡村是鸟拉屎的地方可以建污染工厂,鸟不拉屎的地方可以被异地排污倾倒污染物,山村里璞玉越来越少,顽石越来越多。

师尊,大BOSS来了会关注教育吗?小朋友可以少刷题吗?[心][太阳]

答:又没强制必须刷题,跃龙门的考二代家长宁愿把孩子打造成存储硬盘和计算器,也不愿意接受其平庸,没有信仰,不信天赋,只好依靠蛮力,笑。

以后会有飞剑时代么?大家都嗖嗖嗖的,妈妈再也不用担心堵在路上一辆一辆的火柴盒。当汽车淘汰以后,大家怎么样的出行方式啊?[太开心]

答:飞机的物料成本不比国产品牌小汽车高多少,只是小部分人觉得自己飞机出行就够了,不想开放空域让大家一起飞,正如IBM的管理层在上世纪40年代认为世界只需要5台电脑就够了,没必要发展个人电脑,计算器的算力足以满足个人用户的运算需求。

师父,女儿学的是师范化学,现在都不重视化学,高考改革后学化学的学生更少了,化学老师找工作好难哦。我觉得生活中挺多知识都与化学有关,其实化学还是挺重要的啊。

答:国外大学的传统是给展现出天赋的孩子在大学里单独设置一个系,几十年后这个孩子就是这个专业的开山老祖,收徒弟按自己喜好收,祖师爷商业专利大把,身价不菲不差钱,整个行业的骨干从业者都是其徒子徒孙,商业大会近乎师门聚会,这种是封建的学霸祖师爷模式。某些地区得通过所谓公平的应试入学,想收徒也得徒弟通过公共考试才行,否则家长们也不干啊,多少双眼睛盯着呢,笑。

小镇做题家是指我们这样的吗?

答:你属于小镇做题者,家的话还够不到,拿top2大学里的数学系鄙视链来说,高考数学不满分属于残障水平,是宝宝需要关爱不进入鄙视链条,鄙视链最底层是满分150分的,高考数学那么简单必须150才有资格当数学系同学,但是同学交流中满分水平属于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站着听的,能坐而论道的都是大赛冠军,国内的不行,得是国际金奖,还得是多次获得,这些都是链条中下游,上游是不参加高考的那帮人,小时候展现的天赋能让招办老师冰天雪地站家门外挖人,×××同学你好,北大数院能给你的条件,我们也能给,不但能给还能加倍,只要你能来俺们大清就行,行不行啊,你倒是说个话啊亲......

故事里的男孩怎么对待孩子学习的,补课吗,假期出去玩吗?
答:曾帮助过自己国家提升过久远劫之前的科技水平,先让很多市民变农民,还是变成那种一个字都不认的纯老农。7岁以下禁止系统性学习科学知识,发现偷偷背乘法口诀的孩子会批评甚至收监其父母,孩子的任务就是疯玩与适当的体能劳动,所以7岁前很多都文盲,也没出过远门开阔眼界,孩子们傻傻的呆若木鸡,这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先受不了了,特别羡慕别的国家孩子有书读,看见书比看见食物都亲,最向往的就是读书,对于学习的内需力被激发出来后就不再限制其学习了,这样几年后虽然文盲率还是不低,但是那些有天赋的孩子在不耽误玩收获美好童年时还使得国家的科技水平连跃多级,成为科技霸主,邻国批量化培养出来的高科技素养娃娃长大后多成为工程师,批量偷渡进来给自己国家的文盲老民打工赚外快。这都是术,久远劫之前的手段,到男孩父亲之前的多代就已经弃之不用了,信仰寻回前的方便之法,很少再用了。

怎么看待运动员因为疑似兴奋剂被禁赛的事情?

答:数学上6是3的几倍,是道除法题。明天2堆苹果,每堆有3个,问一共有几个苹果,答案是6个,简单吗,不简单,运算出结果小学数学水平足够了,但是其中的概念,中学生都不一定懂的彻底。能准确明白每堆有3个,这是个非常难的抽象概念,这涉及到数数和求和的概念,不但要懂得1+1+1=3的概念,在此之前要先会数数,明白什么是1,1个实物苹果是1,1声耳听的敲门声也是1,脑海里回忆了1次美好的记忆也是1,而且1这个抽象概念是恒定的,吃苹果前是1个,吃完之后刚才你吃的也是1个苹果,苹果现实中被你吃了没有了,但是你吃的数量1是恒定的没有消失.......就这样在幼年期历尽千辛万苦明白了数数,数出来并求和这堆苹果有3个,这堆苹果弄好了,然后再数3个苹果凑另一堆,就是2个2堆,可以求和,3+3=6,然后发展出积的概念,衍生出乘法,3个苹果*2堆=6个苹果,这样明白彻底之后,除法就不是问题了,6是3的2倍就很明白了,两堆苹果嘛,2倍而已很简单......发达国家中小学生加减乘除运算能力低到让国人嘲笑其弱智的地步,就是因为他们大多数人无法掌握这么细致的概念,数数求和求积的概念脑中一团浆糊,国人看不来不浆糊,为什么,因为有乘法口诀,只要背熟了用熟了就秒天秒地了。发达国家敢于让大多数学生头脑里一团浆糊,碰上好的年景,总会诞生出几个头脑不浆糊的孩子,长大后成了卓越的数学家,而花最短时间走捷径的国度,儿童看似聪明伶俐,其实就是运算能力强而已,但少有人有时间倾注基本概念,太耗费时间精力了,等不起啊,别的小朋友都快跳级了,咱这天天望着数字发呆思考可怎么行呢......所谓奥数小天才哪个市都能数出几个来,但国际级的数学家呢,小天才一直到80岁不转行一辈子搞数学研究的有几个呢。有天赋的要么被刷题小能手早早淘汰丧失热情,要么被老师逼着刷题培养,个人没有选择刷题的权利,也没有选择不刷题的权利,得听老师听领导的,各国普遍现象,有的烂的少,有的烂的多,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