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不是飞蛾 2012-9-9 18:09:00  呼唤 姑射大师!!!  呼唤 姑射大师!!!  呼唤 姑射大师!!!  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印象中姑射大人还没有跟大家提到过  姑射大人,请问豆浆可以取代牛奶的营养吗???......  -----------------------------  牛奶不是生长发育的必需品。  五谷只要天然生长没被人为修饰过的,那就很适合生长发育中的孩子。

  继续,除了龙,还有很多异兽收录在山海经里,山海经中国人是当作神话来读的,现在都是学龄前儿童在读,画册而已。殊不知古代能称作经的著作,每个字都是不能改动的,表意是准确和严格的,经代表着是绝对的真理,例如道德经,黄帝内经。不只是我们,封建社会时期知识分子也觉得山海经写的太荒诞,于是删删改改,有的太荒诞的篇章干脆直接剔除不收录。美国人心眼实,把我们认为的糟粕拿回去当真理看,按图索骥找到了很多宝藏,公布于世的,比如山海经里明确记录了美洲大陆的地形地貌,山脉走势,人文景观。  我不反对用国外的先进知识来解读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是我们常常用的是人家的二流科技知识来污蔑中国的传统文化。美国的针灸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诊疗体系,塔罗牌算命的已经协会化,早就制定了从业者道德公约,鬼怪亡灵的音频视频证据十年前就已经在知名媒体的监督下采集并播出了。

  @kona-huang 2012-9-9 22:18:00  真的有嫦娥姐姐??山人,你确认那个美国人与嫦娥姐姐的合影不是PS的??   -----------------------------  无论是不是ps的,哪怕就是手绘的,能在一个科研机构挂这幅画就很能说明问题。

  可能说了这么多还没有说明龙究竟是什么东西,历朝历代见过龙的人不胜枚举,见过尸体的人也不少,在上古的传说里黄帝是骑着龙的,希藏一些岩画还有宫殿里绘着从天而降的巨龙,人们膜拜。龙,行云布雨之灵。关于龙的见闻从上古一直延续到如今。

  以下内容为故事情节 切莫当真:  帝都的古观象台去过的人如果仔细观察,很多古代观天的仪器用龙做为装饰,注意看龙爪,都是被链子缠绕锁住的,古代的一些观天仪器不能纯粹的归到工具类,更多的还是归于法器类,对操作者有一定要求,明清很多这类仪器都是中西合璧,有西方传教士参与铸造。  西方的龙和东方的龙是不一样的,很不一样,我们的龙没有翅膀也能飞,西方的龙其实就是普通生物而已,和长翅膀会飞的猫,鸟人什么的差不多。至于没有翅膀而能飞的生物,如果是单纯的图腾崇拜,起码也要虚构一个有翅膀的形象才符合生活常识。  美国休斯敦基地里面有张绘画作品就是阿姆斯特朗和嫦娥两个人站在一起,嫦娥是中式古典装束,这幅画是挂在明面上的,不是锁在抽屉里的,也不是放在档案室里,这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00   今晚讲故事,会谈到龙。

  今晚无更新,无需等。

  @qiesnail 2012-9-8 10:57:00  给还在站桩的同学说一些经验,山人所说尽量脚踏实地所言非虚,平时都是在楼上且有地板,即使光脚也没有踏实的感觉,今日直接在楼下站的,不一会就有种身体仿佛从地上生长出来的感觉,而且可以感觉到从大地传来的力量  来自UC浏览器  -----------------------------  这是落地生根的感觉,挺好,不过不用特别追求这种感觉。

  今晚无故事,听故事的人不用熬夜等了。  有些人询问事业,以前有人也询问此道,把对此人所讲的话再复述一遍:  上善若水,水顺势而流,因势利导,做人要像水一样随着社会的大脉络而行止,上大富大贵,下平安可保。但水又不是中庸之物,水虽无形但因势而成寒冰,王侯将相大多是在大是大非的运动中看清脉络大势,旗帜鲜明表达立场,水因势而变坚冰,脱颖而出。  问:什么是龙?答曰:上善若水,水之极则为龙。能让大部人死心塌地跟着自己追随自己的,那就是龙,看大唐帝国看武后,请君入瓮科举收拢天下人才,西域胡人心甘情愿入朝为官,把汉人胡人聚拢手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尽玩于鼓掌之间,这就是龙。  问:那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呢?答曰:对 就是自己的目的达到的同时而又能让大部分人满意,这就是对。

  @离烨 2012-9-7 6:52:00  山人可以说说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吗,引导一下思路?考研奋斗中。。。  ~\(≧▽≦)/~  -----------------------------  书本是知识的载体,所载乃是圣贤之言,古人读书前沐浴更衣焚香净面净手庄严肃穆,当内心真正平静下来后,翻开书本学习。当你对书本恭敬到虔诚的地步,书本自不负你。  各种仪式其实都是为了使你心情更加平静坚定,使你的精神更加集中,当精神集中之后,记忆力就会成倍的提高,达到过目不忘。  =============  对于小朋友,家长可以训练小朋友在阅读中嘴唇不动不要念出声来,把双眼的对焦点不要放在某个字上逐字阅读,可以试着吧双眼的对焦向左右扩展一下,刚开始可能会比较模糊,先把目光放在一句话中的两个字上,或放在半句话上,再放在一行上,泛读时一目一行。普通人在阅读时都是把目光集中在一个字或一个词上逐字阅读,有些人是集中在一行上,以行为单位逐行阅读,有些人是一目十行,各自的对焦点不同,通过训练可以一目一页而不影响对整页文字的理解能力,这样读书提取的信息量会很多。  对于需要精读记忆的,可以看着书头脑想象着文字描绘的形象用手比划着逐词大声念出来,调动尽可能多的器官多角度深层次参与记忆的过程。  对于应试教育来说,读书大部分拼的是记忆力,而提高记忆力本质上就是提高精神集中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