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惨的是和族,战败后留在神州的家眷还算幸福,华夏男人只是轮而已,没传染病,本土的被白佬和黑佬蹂躏的不像样子,国家成立国营青楼,半强制半号召良家女性过来服侍。神州这里,和族女性要托关系把自己送到领导身边,与其被多个男人,不如固定伺候一位领导。后来汉族男性疯狂围猎,和族女人脱销了。
华夏还有个别称,叫做神州,现代知识分子措辞比较考究,说是被汉族同化,其实同化什么,犯神州的外族后果就是灭族,传统消失,淹没在历史中,满清主要势力不在京城,末年时都盘踞在金陵等南方富庶之地温柔之乡,被太平教的洪教主屠的干干净净,光金陵一城就屠了三万满洲人。
最担心的不是扶桑和小黑,是西边的哈里发,哈里发正在进行宗教大一统,势力范围迅速扩大,一旦被纵横家祸水东引,与华夏西边相接,华夏儿女又该历劫了。
八十年代中后期到九十年代中前期,最火的,不是股票,是邮票。杂志报纸鼓吹集邮一夜暴富,邮社遍地开花,很多人炒邮倾家荡产,新品邮票的发行量从几十万枚扩大到几亿枚,疯狂圈钱,邮品迅速贬值,邮政几次宣布销毁旧邮,减少库存,企图救市,都没能挽回颓势,后来,逐步引导大家炒股,邮灾被成功转移。
阿三的电影常穿插歌舞,国人看着很不适应,其实早期的香港电影也是这个路数,演着演着就亮嗓了,默片时代终结后,电影人都在积极探索电影的表现方式,进行了诸多尝试。在电影院里一坐就是两小时,是刚刚形成的新模式,早些年电影里唱啊跳啊的,观众,特别是露天电影的观众,也会闻歌起舞。
让你无情,不是让你面无表情......导演酒后用指甲挠着电视机。
白子画这角色无需演技,面瘫时念几句错了就是错了就可以了。年少肤白的男配角都迷恋女主,皇帝,街道闲散青年已朽君,黑恶势力杀不男,连一块石头盐水玉也来凑数,还有一条虫也称娘亲,看来,感情不但超越阶级,更超越了性别,甚至超越了物种,哺乳动物之间已经无法满足了,人与昆虫也开始纠缠不清了。
有些话说出口时自觉平淡如水,听者却有惊涛骇浪之感。
七夕有什么好庆祝的,细想,牛郎织女一年只约一次,这算男女间爱情美好的寓意?笑。庆祝七夕,无非是世人越发寂寞了找个理由聚一聚,顺便带动鲜花礼品餐饮酒店业发展,社会上的人越空虚寂寞,需要庆祝的节日就越多。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舆论想让我们看到的,我们看到了商品房限购车限牌,这都不算唐突,上世纪华人圈里最大的限购,是用行政手段对女人限购,一痴汉配一熟女,这才是成功的案例,舆论道德法律全方位覆盖,让被限购者觉得不限就不对,限了才舒服。反观如今的舆论和文宣,功力和火候,远逊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