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都城宫殿的建筑规模比明清时紫禁城的规模要大,帝都的北三环有个叫安贞的区域,安贞地区在元代的时候是北城门,安贞二字取自易经,安贞吉,安贞地区的选址命名是古典堪舆学的体现,皇帝面南而治天下,后宫家眷嫔妃在北,安贞为坤为地,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坚强后盾。这个地方取名安贞,几百年后得到了验证,此地为坤属阴,元代关门大吉后,宫殿被毁,此地看不出什么历史痕迹,新生代风水先生一看,咦,这地方不错,属坤,适合埋人,于是元后此地成为了墓区房,暗厨暗卫埋地下一层送地上坟包的loft,那时不限购,几百年的发展,到红朝成立时,安贞已经是初具规模的经济适用坟小区,直到90年代地产大跃进,才逐步有了今天的面貌。

方丈是道教的称谓,后来被和尚借去了,一直没还,还在展期中,还有佛珠念珠等法器,那是道人神游诸多宇宙时,肉身拿在手里用来计数与定位的,到了秦汉道士炼丹时也用来计时,也被借鉴过去了,笑,最有趣的是观音,也被搬到了庙里,有点强制加盟连锁分公司的意思。新教派吸引风投时,一般都会借鉴道家,这样显得古老恢弘有历史感,如佛子不能对投资人介绍说,施主hello啊,这是我们庙里的CEO扛把子,您是支票还是刷卡啊......这样介绍是不行的,要对信众介绍说这是我们的方丈,这才显得庄重,所以道教的方丈一词就是这样被掳走的,耶教在华夏IPO时,也没少做这样的事情,上帝是道家及华夏先民对神的称呼,也被借鉴了。

世人只知道明代开始营造北京城,其实明代的道士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造的京城,很多基础是元代时耗费巨大人力物力打下的,那时的中关村、上地的样貌还是茫茫湖海与零星岛屿的画卷,道士在玉泉山觅得海眼,发现其气脉与东海相通,为防止龙出没注意,移山填海,花了很大气力把海眼镇住,水自此开始慢慢退却,到了明代,水退却后,附近成了沼泽,老百姓称这个地方为海淀。

电视里的卡斯特罗如今已成了老头子,很多年轻人不知道的是,当年的卡斯特罗是风华正茂的富家公子,名校法学博士,不操心学区房的高富帅,其家族拥有20多万亩土地,后来土改时主动把土地分了,每个月只领几十元工资。20多万亩大约相当于帝都两个半西城区,阿拉三个半静安区的大小。国际社会几十年的封锁与制裁,普通百姓很难有机会了解古巴,古巴公共服务项目对国民免费,国民识字率近乎100%,制药科技也是一流,解除制裁后,越来越多的小黑壕去古巴治疗疑难杂症。

所以想把北平迁到东边,建成通里弗尼亚、廊斯维加斯是不那么容易的,一个都城的兴起需要上千年的积累,城市的规划设也要以百年为单位进行设计,工作量之大是普通人难以驾驭的。

学习什么金木水火土的可以拿帝都做个参考,西边属金,对应的制造业,中关村互联网产业都在那里,码农汇聚,技术性人才储备都在西边。东边属木,对应文化业,吃喝玩乐在东边的朝阳区,三里屯朝阳公园都在此区。帝都古时的城建的底子还残存一些,所以现今还能看到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大城市待着烦了,回老家发展的事情,不是新鲜事,比较早的逃离北上广的精神导师是陶渊明,把领导炒了,悠哉游哉回老家种田住豪宅去了,当时也算是朋友圈刷屏事件了,其实即便不辞官归隐,古时退休后官员大都是要还乡的,死后是要进祖坟的,这是风俗,也是制度的智慧,一线城市与十八线良性循环,树木再参天,也要叶落归根。如今是在一线混好了就举家迁入了,仆人们的理想更是活着要进胖大海,死后要住八宝山。

兵马俑是不着于世间书籍的,司马公公的历史乱炖里也没有记载,其实兵马俑是数量庞大的阴兵,布置在皇陵的东侧,与皇陵是相呼应的两个系统,一般雷电雨夜,很多村民都会听见地下传来军人的操练声。皇陵的外围禁制,及地上建筑群,两千年前大部分都被虞姬的老公给破坏掉了。

市区里奇异的彩虹,有的成因是修行人的虹化,肉身寿命终结,化作一道彩虹飞去,不过能达到这种程度的修行人,越来越少了,最早先的时候,修行人可以白日飞升,还有能力携带萌宠炸鸡什么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后来人心不古,飞来飞去的就越来越少了。

蓝胖子从兜里掏出桃太郎饭团,太郎就是长子,太是大的意思,保合太合,世俗版的易经一般会把保合太和刻画为保合大和,华夏老百姓起名通常会翻字典,有的民族起名翻别人家典籍,大和二字就这样被借鉴过去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