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耶教组织严密等级分明,相向上帝反映问题,是不允许越级直接与上帝说的,是需要联系教区内的牧师,由牧师祷告代为转达给上帝。后来教内出现了新兴势力,进行了宗教改革,倡导平等,说你宅在家说说上帝也能宽恕罪业,心诚则灵,繁复的仪式仪轨没有存在的必要,这便是现代耶教的核心精神,平等简约,这样便弱化了教廷的作用。所以现代耶教国家非常包容,绿教渗透进去增殖人口非常容易,而传统国家的信仰体系通常等级森严,仪轨繁复,有尊卑上下之分,很难渗透,一般只能靠武力传教。

当年绿教扩张的速度过快,而世俗中的教廷又绵软无力,于是便让信众按照千年来既定的形制,成立圣殿骑士团,加入骑士团需要一年的考察期,考量言行,通常是需要有两位介绍人推荐,宣道团要常驻在基层战斗部队,团内的先知指引骑士们到圣殿山,掘出所罗门宝藏为启动资金,战争进行中时,让信众们按十一贡献法奉献,一年工资的十分之一归宗门,来支撑战争,这些资金财物过于庞大,堆放的仓库规模不小,信众们经常在仓库里聚会设宴,仓库后来被信众们称为banque, banque后续发挥了投融资的功能,保证战争中物资的顺畅流通,也保障了骑士团家属的基本生活,当教廷与绿教力量达到平衡时,骑士团使命完成,大部分骑士以身殉道,权力放还给世俗教廷,小部分banque在世俗中继续运营,核心banque则迁往阿尔卑斯雪山深处,banque就是英语的bank,中文现在被译为银行。

和尚的末法时代之说也是误解,法本无生灭之分,无末与非末之分,能末的怎能称为佛法,所以没有末法时代,有的只是传法之人的没落,当年印度被绿教入侵,佛教在印度灭亡,如今印度繁衍出过亿的绿教徒,华夏正慢慢被绿教合围。

现代婚姻的存续,依赖的是前世的缘分,世俗的律法改变不了其实质,所谓文明的一夫一妻制,中产阶级家庭的公子婚前频繁更换伴侣,婚后离婚再婚,本质上还是古时的妻妾缘分。大城市剩女越来越多,而且是样貌俱佳高收入的剩女,宁做英雄妾不做庸人妻的比例一直与古时维持着动态平衡。

很多流传的礼仪现在都是删减版的,如今姑娘结婚家里富裕的会给个嫁妆,嫁妆主要是现金或车辆,以前这不叫嫁妆。大户小姐出嫁,会有陪房,已婚已育的仆人以家庭为单位跟随小姐到婆家,继续侍奉姑娘,这称之为陪房,未婚随嫁的女仆称之为陪嫁,陪嫁一般会有两种女仆,一种是内房贴身终身不外嫁的,一种是外房伺候的粗使,贴身的叫通房丫鬟,卧室与主人的卧室之间没有隔断,可以夜间侍寝,如果女主人家里比较强势,通常会让男人把通房丫鬟收为妾,称为姨娘,古时豪门大族男人的妾不是如影视作品里描述的那样随便在外面找的,妾属于夫妻共有财产,妾没有财产继承权,不对女主人及其子嗣的权利构成威胁。

各国间的交流很早就开始了,秦代以前欧洲匠人来华夏讨生活也很常见,大一统之战时有很多外籍的佣兵,大唐时期开个会跟联合国大会似的,侍奉皇帝的女人们肤色也各异,有咖妃,也有伴侣,笑。

从投资的角度看,越便宜的房子泡沫越大,不要看十八线小城单价几千块的房子便宜,买到手后如果无法转手,那就全是泡沫了,这种房虽然价格低到降无可降,但是无法流通,失去了金融属性。对于事业属于上升期的年轻傻娃来说,要明白有时候最便宜的东西恰恰是最贵的。

历史人物的功过一般由后一个朝廷来定性,一切以后人的利益为准,并无真相一说。目前距离的时间短,有一些无产阶级的头脑还是清醒的,比方说虽然老九们遮遮掩掩研究到底饿死人没有,无产阶级会问,为啥不去研究一下到底是饿死的人多,还是当下吃喝乃至呼吸不畅得癌症疼死在医院的人多呢,知道西方文明有可取之处乃至对其仰慕的,是否知道顶着红色罗刹核平威胁让白佬访华解除航母封锁的好像也是他。两强争霸,小黑得胜,罗刹解体,不过是生前做出的二选一而已,红朝支持谁,谁就赢。所以无论怎么宣传丑化,仍就不把城门楼照片摘下来,老百姓心里还是有杆秤的。这几十年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百姓们用汗水浇注的,盲目的否定先人不是民族之幸。

抑制粮价过快上涨还有更简单的方法,这方法用了几千年了,消灭刚需。有两种手段,和平时采用提高刚需购买成本的方法,战时就两个字,屠城。成吉思汗的屠城,金陵大屠杀,千年来一遍遍的重演,少量精锐打下了诺大的城池,在平民转化为不顾一切的饥民之前,肉体消灭之。红龙走的是群众路线,进入阿拉市的时候换成轻武器,夜宿街头不扰民,当年的队伍是深得民心的,奈何一些本土资本家要钱不要命,认为资本可以决定一切,认为建政之初为了稳定朝廷会向资本妥协而牺牲无产者,认为老百姓的命轻贱不值钱,所以炒作老百姓果腹的口粮,这也是后来招致雷霆手段的导火索。

陈会计的方法是加大物资供给量,釜底抽薪。集中解放区的人力物力运力向阿拉市源源不断的运送大米棉花煤炭。驰援阿拉市,台胞们急了,天上飞机轰炸铁路干线,企图阻止对阿拉市的物资输送,当时的物资运送是冒着生命危险的,陈会计也着手成立了相关部门保障运输,后来阿拉市物价平稳后,很多部门被保留了下来,如现在的中粮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