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被吊在木桩上,那时候没有十字架刑具。佛陀及其信众是有头发有女人的,化缘时化到什么饭菜就吃什么饭菜,不像现在头发都没了还挑食。
女童能说话后,父母应花费比养男孩更多的精力来细心看护。古时8岁左右属于即将适婚年龄,会教习一些男女相处礼仪,家长也会格外注意男女之防,哪些地方能被触碰,哪些不能,都要与其讲明,不让其与异性单独同处密室。现代的观念里,女童与男童一样被归类为小孩子,还不算是女人,乡村街边的乱跑,有时父母还委托隔壁王爷爷暂时看管,事发后家长惊诧莫名热血上涌大骂禽兽,其实是家长自己被现代价值观洗脑了。在社会大环境改善缓慢的情况下,多数情况下,其实只要家长稍稍改变一些观念,很多对女儿心灵造成重大创伤的事情就不会发生。古时的观念里,女童能说话了,就算是个小女人了,一个没有自保能力的女人。
白佬拍的欧洲古代战争片,两军交锋,勇敢的主角手握大宝剑身先士卒带领弟兄们往前冲,与敌将殊死搏斗,奋勇杀敌,这些都是文艺工作者们自己臆想出来的。那时候欧洲军队有军妓营,两军交战前,各自安营扎寨,然后Lady First,互换军妓,先放松一晚或几晚,然后再打仗。欧洲人的荒淫经常招致灭绝性的疫情,梅毒就是这样来了,以前的人们区分不了麻风病与梅毒,很多麻风病其实就是滥交后的梅毒感染,最后患者腐烂而亡,这种病又被绿教蔑称作基督病,只在名义上一夫一妻的基督教信仰的国家流行。梅毒、艾滋病、宫颈癌、乳腺癌、在乾坤失衡的社会中都会广为流行。现在这些病症没有肆虐,是人类有避孕套及抗生素作为暂时的缓冲,如果拿掉这些,倡导私生活解放自由的人早就被灭绝了。
所以在以前的社会,倡导普及穷苦百姓喝热水,就如何不吃肉糜一样,又没有暖壶保温杯,为了喝几口水而浪费燃料,不现实。今时在朋友圈发一个是吃肉好还是吃素好的话题,放在过去属于花式炫富,能吃肉就私下里吃,还装模作样拿出来讨论,不就是显摆能吃到肉,这么高调是想上天不成?同样的话题同样的道理,放在不同的时代,得到的回应是不一样的。
以前的养生理论是人不可一日无茶,贵族士大夫每日喝真茶,体力劳动者喝村里常见的树叶花朵制作的花草茶。茶里的料只是辅,核心的是煮茶沏茶的热水,常喝热水有助于养生延年。不要认为老外不喝热水也活蹦乱跳,豆子烧了磨粉叫咖啡,多的一天能喝几十杯,下午茶红茶喝着,每天热水淋浴泡澡,烤面包烤肉烤鱼炸鸡高热量食物供应着,日晒户外运动多,所以可以冰水伺候着不觉寒。对于众多百姓来说喝热水一直是件奢侈的事情,欧洲以前也是生病了才能喝点热的,传统的感冒神汤是热水煮柠檬片加蜂蜜,贵族感冒了喝温热鸡汤,皇室感冒喝热茶。几千年来普通百姓家因为败家小媳妇烧柴多放了那么一两根而爆发的婆媳战争不胜枚举,哪舍得烧开水,直到红色时期,学校工厂里锅炉房火车里各种免费开水,喝热水才普及开来。
奴工、童工、女工是早期资本主义血汗工厂三大劳动力来源,廉价商品倾销全世界,摧垮旧秩序。1911年3月美国三角内衣厂发生大火,140多位厂妹被烧死,初始火情并不严重,不过血汗工厂为了防止厂妹翘班偷懒,楼梯过道大门都是被锁死的,厂妹无法从内部开启,无法逃生......后来为了纪念劳动女人,有了劳动女人节,纪念那些在工厂里打工养家糊口的勤劳女人。
温水煮青蛙是讹传,水很热就会蹦出来的,还有无尖不商,古代称粮食用斗,卖粮食在装满一斗后,还会再往上多添,要有尖,这样给百姓实惠,才是行商之道,还有无度不丈夫,是说男人要有度量,要有胸怀。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词语,对社会秩序的影响是很大的。
在社会保障不全面的社会里,大多数创业者都是因为找不到稳定工作才下海的,本来想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后来发现处处不留爷,那只好爷当个体户了。很多海外有稳定工作的或国内体制内的人,常说某某某技术当年还不如我呢,怎么就走狗屎运发财了呢,不公平。其实不过是同样的个人条件下,当年那些人选择了朝不保夕的高风险职业道路,风险与收益成正比,而自己则选择了更有保障的生活,体制内的人常说的六字真言是,早就不想干了,但第二天依然去上班。真言还是挺多的,去旅游景区游客们则祭出四字安慰真言,来都来了......然后买单坑爹的景点及饭菜,笑。
仆人的待遇问题,远的傻娃看清宫剧里,年羹尧都大将军王了,就不用替古人担忧了。近的就不可描述了,每年毕业季年轻人扎堆要当仆人,哭着喊着要为人民服务,笑。
经济全球化,其实不过是奴隶贸易的改良版,商品服务在老家创造,9.9包邮到主人那里,商品与服务过去,人却贫贱不能移,也没主人愿意接受效忠。奴仆效忠主人,主人要承担其婚丧嫁娶衣食住行,各项开支十分庞大,高级奴仆侍奉主人,中级奴仆伺候高级奴仆,低级奴仆侍奉中级。低级奴仆与自由民及契约奴在劳动力市场竞争。在北美契约奴待遇很低,没有编制,通常只签五年劳动合同,期满后主人一般会赐予土地及房屋,八成以上的契约奴都是白佬,所以这些人很看中契约精神。华仔当年有三百多奴仆,杰斐逊也是比较大的奴隶主之一。